爱游戏体育 aiyouxitiyu 分类>>
【如何挑选合适的山地车车架】AYX爱游戏- 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- 体育APP
AYX爱游戏,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,爱游戏体育APP
每个人的身长、脚长、手长均不相同。现今的车架大都可以以调整座椅前后、高低、手把远近,作些微调整来配合自己最适合的骑乘姿势。以身高挑选正确尺寸,再“微调”座椅或龙头、把手,来顺应个人手脚长短才是最正确的。而挑选不适合的车架,再“更换”座椅或龙头、把手,来顺应个人身高与手脚长短则是舍本逐末。有的人单以脚长来选择车架是不对的。例如有个180cm的人腿短,脚长75cm,照那种说法就要选择16寸的车架。但是腿短相对身体一定就长,符合了他的脚却无法符合他的上半身,想微调都没办法。
若是你喜欢这种车款,但是并没有刚好适合你的车架,如此一来就必须挑选和合适尺寸最接近的车架尺寸去迎合你的身高,所以就产生可容许误差范围尺寸选择。以170cm为例,最适合的是17寸的车架(16.5-17.5寸内亦可接受)——以自己的身高对应的尺寸为主,+0.5或-0.5寸内,都是最适合自己的车架范围。又因骑乘车种、功能、姿势不同,有些公路车容许范围可再加大0.5寸,而山地车容许范围可再减0.5寸地适当调整。要是选择公路车,尺寸最高容许再加大0.5寸,也就是说170cm的人可以选择16.5 - 18寸的车架。因为骑公路车上半身姿势较前倾以及车架上管较高(实测立管尺寸时会较大),为了容纳上半身可延伸空间,以及公路车高速行驶的特性,故而在挑选时可再加大0.5寸(依身材比例试骑后,以个人主观舒适度为准)。要是选择山地车,则尺寸最高容许再减小0.5寸,如170cm的人可以选择16 -17.5寸的车架,因山地车注重灵活性,上半身姿势较直,故而可缩短上半身向前延伸的空间,且车架小点更灵活,以符合山地车跑跳的功能性。依此数据选择,每个人都会有几个在容许范围内的车架尺寸尺码,而在选择上建议:最接近尺寸稍小尺寸稍大尺寸。车架小一号顶多无法完全发挥人体工学效率,但是骑的轻松自在;车架大一号却会造成脖子、肩、腰、背、手臂、手腕、等处疼痛,让你想要换车,不可不慎。
产尺寸依厂牌以及型号亦各有不同,一般以英寸表示。每0.5为一个尺寸(亦有公制尺码标示者)。如14 -14.5 -15 -15.5 -16 -16.5 -17 -17.5 -18 -18.5 -19 -19.5 -20 -21等等,在容许范围内再依个人比例试乘,挑选身体最轻松骑乘者为佳。车架选对了,再来若有不适再调整车座、把手或龙头,才能达到最佳骑乘比例。况且,在一片求轻量化的浪潮声中,选择过大的车架尺寸徒然增加车架重量与降低操控灵活性,实非明智之选。【所谓立管】是指自行车架上前后两个三角并用的那部分,一般以70度左右的角度立着,用来确定整车尺寸的标号的。跟坐管的关系,一般来说坐管是安装在立管里的,通过螺丝或者快拆的固定环来固定。所谓坐管,是指自行车连接车架跟坐垫的那部分,一般是一根300MM-500MM的金属或其他材质的管子,口径因为车架立管的不同有31.8、28.6等口径。
车架尺寸一定要适合你的身材。如果偏大或过小,都会影响你的骑行姿势,导致你骑车要比别人费劲,并且长时间还可能会导致运动伤害。但是,这也不是绝对的,比如如果你经常上山下坡,那么车架尺寸就应该偏小点,如果你只用于平路骑行,那么车架尺寸稍大点也没关系。但是,车架尺寸选择的经验应该是”宁小勿大“。 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,不可能去量身订做一个车车,也不可能利用复杂的公式去换算什么,但是车架尺寸的几个重要参数还是要掌握的。
大家一看就明白,C-T值肯定比C-C值大,而这个值除以2.54,就是车架的尺寸(英寸)。现在问题来了,有的厂家用C-T,有的厂家用C-C,这就麻烦了,搞得我们新手是一头雾水。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,因为车架尺寸还有个最重要的参数是上管长度和把立的长度,当然,要初学者懂这个多也有点费劲,好在立管长度和上管长度有个对应,不会太离谱,因为初学者搞清楚立管长度和身高(重要的是腿长)的关系也还不错,对于山地车来说,车架尺寸基本不会选错。回到刚才那个问题,由于厂家对尺寸的定义(有的用C-C,有的用C-T),造成了选择的麻烦,那么,我们从实践出发了。
方法一:用卷尺量一下你要买车的车架的C-T值,再除以2.54,然后用“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,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、16英寸者为155-170公分、18英寸为170以上,至于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尽量寻找20英寸以上的单车了。”这句话套。就知道你选的哪个车架适不适合你了。当然,这种方法不是很准确,特别是对于那种边缘身高(比如170,180)的人,可能就有点高不成,低不就了。所以,我下面隆重推出第二种方法。
方法二:利用公式 ”山地车架尺寸=(i*0.67-11.0)*0.394(英寸),i是腿长“,得出适合你的车架尺寸(当然,这个尺寸是以CC值得出来的),然后你买车的时候,也带上一把卷尺,量一下你要买的车的车架的C-C值,除以2.54,得出实际车架尺寸,看和你算出的车架尺寸是否吻合,如果吻合,就说明你的车架尺寸选对了。比如我的腿长是73CM,依据公式算出适合我的车架尺寸是应该是14.93654寸。而我要买的16寸(这是厂商的说法)美利达勇士的C-C值是38CM,38/2.54=14.96,和我算出的车架尺寸完全吻合。所以,我的车架尺寸是选对了。
一切的起点,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。这里,“合适”非常重要!因为这里的自行车是作为运动器材,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,不得马虎。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,合适的运动是健康,不合适的运动是找死,就是这个道理。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人可能没这意识,确实,想想自己小时候,照样能骑父亲的28大扛,但这里的自行车不是代步工具,所以是不同的。另外,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,不是专业运动,所以,我们可以参考专业运动员的一些做法,但不可完全照搬,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。在一般人眼里,运动员的身体够好了吧,但是你是否又知道,运动员中有心脏病的人多了去了,这年头运动员因病早早去世的新闻还少吗? 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,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,一种是自己组装,就是俗称的DIY。现在能买到的品牌,国内的如捷安特,美丽达,而国际的品牌就更多了。自己组装,则有更大的灵活性,当然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。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,没有绝对好坏之说,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一定要保证合适,这是不能妥协的。选择DIY自然能挑选合适的零件,对于品牌整车,必要的细节调整也是需要的,除非原型车刚好和自己匹配。
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。它是个什么概念呢?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,从地面到车架上管(胯部正下方那一点)顶部的距离。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,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,也叫安全距离。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,理解也容易,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,摔车是很正常的事。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,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,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,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,后果可想而知。
这个时候,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、CT值和CC值,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,至少不会大。有人说,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,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,担心会不会断裂。其实,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,座杆都需要较长,市面上35cm、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,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,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,可以缩短的话,决没人愿意加长的,厂家不是傻瓜。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,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,那就不应该有问题,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。
其次,看使用方式。总上管越长,上身就越伸展,越容易发力,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,操控性能下降。相反,上管较短时,你就能够挺直上身,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,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。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,在垂直方面,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。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(后面会涉及),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,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。把立越低,越容易发力,操控性也越差,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;反过来则刚好相反。
综上,确定上管长度,依赖于很多因素。也许你觉得很抽象,仍然不知如何下手,没错,事实确实如此,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!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,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,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。那怎么办呢?不少老手都习惯用一个词:舒服。凭感觉,怎么舒服怎么来!这话说起来容易,但对初学者来说毫无意义!我们知道,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动物,开始不舒服的姿势,适应后也会舒服的;开始很舒服的姿势,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适的姿势。所以,跟初学者谈舒服,说了等于没说,这是需要在一定的骑行经验基础上才谈得上的。
各个品牌车架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,因为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,不是厂商自个随意捏造的,比如立管角度73,头管角度71等,不同尺寸的车架会有一定的上下浮动。为了维持车架这个角度,前叉的长度就不能太长和太短。但由于避震前叉的长度是可变化的,加上sag(预压)的存在(即摆放时和人坐在上面时前叉的长度是不一样的,不同体重的人影响的长度也是不同的),所以前叉的长度不容易获得一个定值,不过范围应该在44-46cm之间,上浮不会太大。对应到具体的XC叉,基本上是那些行程80左右的产品,如Rockshox的sid,Fox的80系列等。